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笑到眼淚掉下來:喝酒吸毒的人是為了要感覺快樂的人平時的感覺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文憑

文憑讓所有人竭盡心思,瘋狂去追求,但它不過是一張紙而已。從很多研究生學習的狀況,還有論文代寫的廣告,你就可以知道大家要的只是那張紙,並不在乎自己學的是什麼。這種情況下,知識本身沒有意義了,當它們能變成高分,換成文憑的時候才有。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真正的交流,是有勇氣否定對方的說話,不管對方的身份如何。

「人有三個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註:剛逝世的一代國學宗師南懷瑾生前名言。
出處:文匯報
作者:南懷瑾
日期:2012/10/2

「信心是一成的努力加上9成的幻覺。」
出處:讀者文摘
作者:美國喜劇演員Tina Fey


「華山數萬人滯留,黃山遊客爆滿,故宮人山人海,長城不分內外。
註:這句內地網民編的順口溜,道出今年「超級黃金周」旅遊亂象。
出處:經濟日報


「你買《紐約時報》時,買的不是新聞,而是判斷。」
註:剛逝世的《紐約時報》前出版人蘇茲貝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生時名句。
出處:明報 
 


「在中國股市賺錢,也許比在賭場賺錢困難。」
註:中國「民企之父」張化橋表示在過去廿年間,不少上市公司價值被高估,導致投資者蒙受損失。
出處:亞洲週刊 


「今天是潑水節麽?」
註:台灣海巡艦全程為保釣漁船護航,並與日方水炮交鋒,在大陸網絡引起熱議。
出處:星島日報
作者:同上
日期:2012/9/26
「台灣打水炮,總比北京打口水炮好。」
註:台灣海巡艦全程為保釣漁船護航,並與日方水炮交鋒,在大陸網絡引起熱議。
出處:星島日報
作者:同上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人的苦來自於「害怕失去」

一位婦人在河邊尋死,被路過的船夫搭救了,詢問原因,婦人說,因為丈夫猝逝,覺得沒有丈夫,活不下去了。

船夫問:結婚了多久?
婦人說:三年。
船夫又問:沒結婚前,做什麼工作?
婦人答:在村裡染布。
船夫問:那時生活過得如何?
婦人說:還算愜意。
船夫說:那時也沒有丈夫,為何活得下去?
婦人啞然。
船夫說:找回那個沒有結婚前的你吧,那時一個人,不也覺得快樂嗎?

人的苦,來自於「必須」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學習是自己的事

從小到大,數學老師會先教加減,才教乘除,然後進入較複雜的混合四則運算,最後是方程式、微積分等進階的內容,透過一套有系統的教學方式引導我們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模式。

在學校中,我們已經很習慣有人告訴我們應該學些什麼,我們只要專心的上課,總是會有收穫的。但出了社會,似乎就沒有人一路帶著我們學習我們各類所需技能了,沒有人會告訴你學你該從哪邊學起,定期幫你考試,然後確認你的學習狀況;沒有人會告訴你如何做好每一次簡報,也不會有教授在旁邊不厭其煩的指導你該如何改善你的簡報技巧;更不會有人教你如何做人,只有在你碰到狀況時,你才知道原來職場是這個樣子的。

是的,如果你運氣沒有特別好,你是不會有一個好老師帶著你,告訴你怎麼學習,怎麼在這個社會活下去的。因為來到社會上,學習已經成了自己該 擔負的責任了,你再也不能仰賴別人來給你充分的教育訓練,因為教育訓練只是引入門,但你如何善用這些技能,並持續的發揮作用,那是你的事了。

你也不能說你 因為工作太忙碌了,所以沒有時間學習新東西,但還是老話一句,學習是你自己的事,你不學習,有一天就會失去競爭力。我們可以抱怨別人不教我們,但當事情發 生時,一切都於事無補,只能哀怨的說:『早知道當初就認真點了。』

我接觸過很多學生時代不認真學習,出了社會後開始努力的人,大家普遍有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如果再給我念一次大學,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值得慶幸的,這些朋友都已經掌握了自我學習的關鍵,有些事情晚做會比不做好,他無法在剛出社會時站穩腳步,但起碼他有把握在找下一份工作時,他是 站的比較穩當的。

而在自我學習時,以下幾個問題我們需要常常的詢問自己:


1.我想學習些什麼?
這是學習的標的,通常你該針對目前的職務與未來所希望的職 務做能力的補強,如果你的能力尚不足以將目前的工作做到好,那你必須要先補強這部分的能力。如果你的能力已經滿足了,但尚未符合下一份期望職務的能力,那 你應該針對那個理想職務所需的技能再做加強。而你該學習些什麼?建議你可以從目前擔任那個職能,且表現得還不錯的同事身上『偷』學,然後找機會多跟他聊聊 他如何增長自己在那方面的能力。

2.我有認真學嗎?
有學跟有認真學是兩回事,如果我們希望一年內可以有很大的成長,但我一天只願意花15分鐘的時間做學習,效果是會有的,但成長的情況肯定不如每天花2小時來的多,除此之外,有沒有仔細去思考自己的學習方向與規劃?

學習要講方法,不是盲目亂學,有問題該提問,但不是亂問一通,這種狀況以前在論壇上常看到,有些提問者兩年來問了上百個問題,但你會發現很 多問題的觀念都很類似,甚至有很多是一問再問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兩年的時間就可以上去回答大家的問題,但有些人過了兩年還在上頭問相同的問題呢?這跟學 習的方法有關了。

3.我有持之以恆嗎?
這一項非常的重要,很多時候我們看到許多剛開始滿腔熱血要努力學習的朋友,撐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了,這真的非常可惜,因為學習的效果通常要3個月以上才會有明顯的成效,如果沒有持之以恆的學習下去你可能就沒有機會感受到成效爆發的感覺。

學習,是自己的事。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